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重申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旗帜下实现更大团结和进步!”习近平主席鲜明阐述中国立场。
如何领会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峰会上的讲话精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采访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一次严峻考验,彰显多边主义的现实意义
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考验。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给因二战而生的联合国带来新挑战,也更加彰显了多边主义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峻考验。”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面对危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地同联合国、同人类共同利益站在一起。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电话、信函等形式密集开展“云”外交,出席多场重大多边活动,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重大倡议,给疫情笼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次生死考验,是全球体系层面遭遇的严峻考验,此时更需要联合国发挥其独一无二的全球治理的地位与作用,团结各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加强合作,以应对这场考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说。
两个严肃思考,强调联合国的定位和作用
第75届联合国大会,是在特殊时期举行的一次联合国大会。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当“退群”“毁约”愈演愈烈、“甩锅”“推责”不停不休,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联合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两个需要严肃思考的命题。“联合国宪章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联合国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可视成果为导向,平衡推进安全、发展、人权”“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联合国宪章首要原则”……习近平主席作出的这些论断,表达了中国的坚定立场。
“联合国要以团结为名、联合为念,协同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坚持以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方向。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联合国的宗旨化为行动,将多边主义化为解决世界性问题的领导力。另一方面,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联合国需要更加均衡、平衡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治理体系,规则是各国共同遵守的公认的国际法律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峰对记者说。
三个坚定维护,坚守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并用三个“坚定维护”,即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来表示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肯定与支持。
“这三个坚定维护,实际上聚焦了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强调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对记者说,我们要强调的是遵循民主化的原则,而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各国要寻求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守一以贯之。许勤华表示,联合国是各国人民秉承追求和平的共同价值观、以饱满的理想主义情怀携手创建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制度。75年以来,联合国及其各项国际机制的工作,说明这种国际制度安排是积极的和富有成效的。中国一直奉行的是在联合国多边合作体系中大小国家一视同仁的原则,以联合国为核心,积极践行其各种理念,如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为联合国各项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作出贡献。
四点重要建议,联合国未来发展的有效方法
和平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联合国如何更好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大业?“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四点重要建议,为其未来贡献发展思路。
“习近平主席的四点建议简明扼要、切中要害,既传承弘扬了中国文化,也是中国外交政策原则的一贯体现。”王义桅谈到,首先,主持公道,这一点是起点。公道自在人心。我们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强调使联合国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和意愿;其次,公道的原则如何实施,应该以法律为基础,所以要厉行法治。要以国际法为基础、毫不动摇加以维护,要有法律性的安排,国际秩序才可持续;其三,国际社会只有合作才能共同战胜各种困难、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这是我们一再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聚焦行动,实际上就是大道至简、实干为上。联合国应以目标驱动和问题导向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经验以及对全球治理的主要看法。
转载自: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