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多边外交月,习主席着重讲了三件大事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0-11-25

9月底10月初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1110日至22日,习近平主席又以视频方式接连出席了上合、金砖、APECG20四大多边平台的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

放在正常的年份,这四大平台聚焦的重点议程各有不同。然而,此刻,它们都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遏制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作为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在这轮外交行动中,就举世关注的三大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一)疫情防控怎么办?

事实上,有两场活动——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原本应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受疫情影响才延至11月。

疫情演进至今,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一边是中国已取得抗疫重大战略成果;一边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一些国家面临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威胁。可贵的是,当前各国已凝聚起迎难而上的共识。关键在于,应该怎么做?

疫情终将过去,胜利必将到来。来自中国的论断,无疑更具说服力,也更能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20201110日,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倡导各方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关键领导作用,加强国际联防联控和远程医疗,分享数字技术抗疫和恢复经济的经验……

无论是推进疫苗研发,还是通过健康码进行数据监测,中国一系列抗疫举措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评价,作为抗疫典范,中国向全世界证明,新冠病毒是可以被战胜的。

从倡导建立健康码国际互认机制,到表示将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中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担当。

(二)经济复苏怎么推?

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已超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各国民生带来重创。

面对共同挑战,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转正。中国以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为陷入衰退的世界经济增添亮色。

一手防疫情,一手稳经济。复苏动能在哪里?

主动应变”“化危为机”——习近平主席以的辩证法带来破解之道。

要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顺畅运转”“希望大家做创新增长的探索者”……习近平主席结合中国成功实践,提出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在几场多边会议中,习近平主席以大篇幅阐释中国的构想和规划,并进一步提出互利共赢的中国主张。其中,关于中方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尤为令人瞩目。就在几天前,包括中国在内15个成员国刚刚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这样的重大举措与宣示,释放了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强烈信号。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正如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的: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伴随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注入更强劲动力。

(三)疫后世界怎么走?

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放眼后疫情时代,应如何完善全球治理?

20201122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历史昭示世界:恪守多边主义,追求公平正义,战乱冲突可以避免;搞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纷争对抗将愈演愈烈。

如何加强国际体系?习近平主席呼吁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如何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治理架构?他提出要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怎样提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他就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大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倡议……

全球事务由各国一起商量着办的理念,发展成果由各国人民共同分享的导向,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的期待,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决心,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的愿景……“云会议中,习近平主席的鲜明主张,立足当下实际,着眼长远未来,引起各方广泛共鸣。

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及各方努力下,多份领导人宣言及《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等重要文件通过,各方就坚持多边主义、拓展互利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转载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