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今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高度肯定广大劳动群众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强调“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多年来,从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到数次同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从回信勉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到给郑州圆方集团职工回信勉励广大劳动群众,每逢佳节,习近平总会深情寄语广大劳动者,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动精神。
勤者能劳,多勤多劳者生巧,多勤巧劳者善造。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早已根植于中华儿女的血脉精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真挚关怀下,“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逐渐成为时代共识,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崇尚诚实劳动 开创美好未来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从陕北高原打坝淤地,到河北正定锄地间苗,再到福建宁德清淤修渠……多年与淳朴乡亲们同劳动、共奋斗的经历,让习近平与劳动人民血脉相连。他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已深深融入他的人生追求之中。
1995年12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左一)在闽侯参加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的劳动。新华社发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奔赴陕北农村插队,在延川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一干就是7年;在正定,走访永安乡三角村时赶上乡亲们锄地、间苗,他随手拿起锄头、撸起袖子就跟乡亲们一起熟练地干起来;在宁德,他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在福州,他带头参加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的劳动……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早年对劳动的切身体验让习近平明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不改劳动本色,更注重在劳动中与人民增进感情。
2019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继续在甘肃考察。这是习近平来到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江西神山村同村民一起打糍粑,在四川映秀镇同居民群众炸酥肉、磨豆花,在云南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一道制作大米粑粑,在甘肃八步沙林场同村民共同参与治沙劳动,在北京连续9次参与首都义务植树节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考察调研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所到之处常要与一线劳动者亲切交流,留下了同劳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深情厚谊。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回望漫漫征程,伟大的共和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每一次求索与跨越,背后无不凝结着亿万劳动群众的实干和奋斗。
广大劳动群众劳动与创造的价值,习近平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他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同时,习近平深谙“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他倡导“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尊重劳动模范 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模范是最美的劳动者,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崇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习近平始终惦念于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赴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时期的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中共最高领导人去全国总工会机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在座谈时,习近平提到了赵占魁、孟泰、孔祥瑞等十多位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模范,并指出,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位劳动模范就是一盏明灯,指引前行方向。从新中国建设时期的“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大国工匠”管延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岗位,同样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劳动模范以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谱写着“换了人间”的动人篇章。
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2018年4月,习近平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中对新时代劳动模范提出明确要求,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他还号召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2020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能获评全国劳动模范,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和鼓舞,更是对我自身的激励和鞭策。”回忆起202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经历,全国劳动模范、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仍然心潮澎湃,她说,成为劳模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更需要站在更高的立场,处在最艰难的位置去勇于承担、乐于奉献,将劳模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呵护劳动群众 焕发奋斗激情
饮其流者怀其源。从劳动人民中间走出来的习近平不仅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更关切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帮助广大劳动群众排忧解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合法权益。”
……
这一句句总书记旗帜鲜明的论述,为党和国家维护和发展劳动者权益,捍卫劳动者尊严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5年4月28日,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关心和爱护劳动者,举措频频:收入分配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带薪休假等制度落地;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劳动领域立法逐渐完善……
“我国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形成了更加规范、更为全面、更高水平的劳动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表示,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等与劳动者权益紧密相关的内容作出详细安排,相信未来几年,我国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会更为充分。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2020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论断,言犹在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素质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
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将日益旺盛。“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2020年12月,习近平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新时代东风浩荡,劳动者走在前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时代的号角早已吹响,劳模精神催人奋进,亿万劳动者正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劳动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我们坚信,未来会有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
转载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